新闻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法院动态

法院动态

栖霞区法院向“企查查”发送司法建议获积极回应
日期:2021-11-01 浏览次数: 字号:[ ] 视力保护色:

20201月,承办人张书乔将一份执行终结裁定书作隐名处理后上传至中国裁判文书网,但“企查查”软件通过大数据抓取,将当事人的真实信息及涉案情况进行公开,对其造成负面影响。当事人小胡认为“企查查”公司侵犯个人信息,多次向该公司反映,要求撤销相关信息,但公司并未予以处理,小胡便向法院求助。

栖霞区法院了解相关情况后,向企查查科技有限公司发送司法建议,并得到积极回复。司法建议内容主要为:一是对特定案件信息作模糊处理,针对婚姻家庭、继承、同居析产、抚养费等类型案件,因涉及当事人隐私信息,应对当事人的重要信息如姓名、住址等作模糊处理,及时保障用户隐私。二是对企业加强管理及时作出回应。依据《网络安全法》第四十三条规定,个人发现网络运营者违反相关法律规定收集个人信息的,有权要求网络营运者删除其个人信息。你司对于用户提请删除个人隐私的请求,应及时进行删除、屏蔽等操作。三是对员工加强培训提升法律意识。建议你司组织员工认真学习有关公民隐私权保护、互联网信息公开等法律法规,并邀请专业人士进行讲解。同时组织技术部门对相关数据立即进行升级更新,做到合法合规。

收到本院的司法建议后,企查查科技有限公司高度重视,立即对相关案件进行核查并作处理,于20211025日向本院回函,表示会作如下改进措施:一是要根据法律规定,对婚姻家庭、继承、抚养等案件的个人信息进行模糊处理,充分保护个人信息安全;二是要保证电话、邮箱等联系方式畅通,探索并增加投诉渠道;三是要在公司内部强化个人信息保护培训,做到合法合规。

大数据行业作为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元素,社会应该鼓励对公共数据的利用和挖掘。但对公共数据的使用和公开应当合法合规,不得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利益和其他主体合法权益。本条司法建议的提出,旨在提醒大数据企业对于收集、发布的数据信息应具有基本的注意义务,及时修正出现的信息偏差,树立企业公共数据合法使用的“边界”意识,防止不当使用给他人带来利益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