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法院动态
在法律的天平上,执行法官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强制执行这一司法程序的终结,又将如何触动人心?
《执行法官》的主演们,用充满力量的表演,呈现了一幕幕紧张而感人的执行画面,为我们作出了回答。杨子姗饰演的楚庭长,严肃认真,深入案情却超脱于人情世故。罗晋饰演的齐麟法官,随和务实,遵规却又不墨守成规。
本剧深入挖掘了16个引人入胜的热点案例,细腻地探讨了执行工作的复杂性,展示了强制执行背后的善意和温度,拍出了属于执行干警的烟火气,展示了执行干警的困与惑,更为观众打开了了解执行工作的一扇窗。
执行究竟难在哪里?
房屋腾退案、群体性讨薪案、医院霸床案、名誉权案……这些都是执行干警最不愿面对的冲突性强、对抗性大的“骨头案”。“合法讨债公司”的嘲讽和质疑、当事人为对抗执行而采取的极端举动,负面情绪的积压与工作认同感动摇的危机,时刻侵扰着他们。
执行工作,作为实现公平正义的“最后一公里”,其复杂性和挑战性不言而喻。比案件更难的,是执行干警心理上的难。《执行法官》没有回避这个话题,生动还原了大多数执行干警的真实想法。
任何人面对困难,一开始总有逃避心理,或许担心结果失败,或许因畏难情绪而想放弃。齐麟在剧中说过,“从哪里跌倒,不是从哪里躺下去,而是从哪里站起来。”只要克服思想上的害怕,就能破解各种各样的难题。
《执行法官》从多角度展现了“执行难”的多面性,剧中人凭借坚韧不拔、勇往直前的精神啃下诸多“骨头案”,巧妙地回答了“执行难”破解之道。一件件看似无从下手的疑难杂案,在得到圆满解决的那一刻,屏幕前的您,是否跟他们一样,汲取到力量和勇气,感到振奋和鼓舞?
在情与法交织中,如何找到最优解?
剧中对被执行人也有着生动刻画:抚养费纠纷案中老人家里剪不断的家务事,离婚纠纷案中当事人为了报复前夫当众自残,校园裸贷案中大学生走投无路、有苦难言……每个黑白分明的案件背后都有理不清的人情世故。有些被执行人并不是所谓的“老赖”,只是诚实而不幸的人。
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于法,执行干警必须维护判决的尊严;于情,有血有肉的执行干警也会经历心理两难。《执行法官》通过主角的行动作出了回答:用耐心细致的态度,深挖案件的本质,用人性化的执法,帮助当事人解决根本问题。
真诚永远是最好的必杀技,它总能戳到人心最柔软的地方。在日常工作中,许多执行干警和齐法官一样,牢牢抓住案件的本质矛盾,充分运用善意文明执法方式,解开双方当事人的心结,用春风化雨的温情促进案结事了人和。
以什么样的态度去对待执行工作?
“将心比心,千万小心”。楚庭长和齐法官总结了各自经历,给出了响亮回答。
这是理论和实践的融合,亦是程序正义和实体正义的交织。
何为千万小心?
楚云注重程序规定,不太在意方式方法,执法态度也比较生硬,很多人一开始不喜欢这个角色。在齐麟的影响下,她及时调整了工作方式,得到了领导和当事人的肯定。
楚云时时放在心上的程序意识,是良好的习惯养成。办案技巧可以学习和锻,程序意识必须时刻在线。千万小心,指的是执行工作必须严格遵循程序,这是对工作的负责,也是对自己的保护。
何为将心比心?
苦孩子出身的齐麟,从小历经人间百态,坎坷的成长环境塑造了他细腻的内心和共情能力。在办案过程中,他总是能通过交心的方式,引发双方当事人的情感共鸣,从而顺利解决问题。俗话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干好执行工作所需的重要能力,恰恰就来自丰富的生活阅历。
将心比心,指的是耐心倾听各方当事人的态度,用司法的温度化解彼此心中的坚冰。
只有兼顾“将心比心”的工作温度和“千万小心”的程序正义,才能成为一名成熟的执行法官,在最大程度上实现实体正义。
《执行法官》这部剧以其精美的制作和演员们精湛的表演,将执行中的疑难杂案生动地呈现于观众眼前。无论是题材的深度还是观感的享受,每一帧画面都精准捕捉了执行场景的精髓,每一句台词都深刻触及了法律与人性的交汇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