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法院动态
3月30日下午,栖霞区法院立案庭庭长张燕应邀走进南京新闻广播《区街议事厅》直播室同主持人文青一起与听众分享栖霞区法院“心宁栖和”多元解纷的创新举措和司法理念,带听众一同探讨“高效、便捷、低成本”的解纷途径。
张燕首先向听众详细介绍了栖霞区法院“心宁栖和”多元解纷诉调对接工作站的成立背景。南京市两大保障房社区花岗和丁家庄均坐落于栖霞区,由于拆迁人口和流动人口众多,外来人口占70%,矛盾纠纷也逐年上升。为解决这一突出问题, 吸收借鉴“枫桥经验”,2018年10月栖霞区法院与区司法局、马群街道共同研究决定率先在马群市民中心设立“多元解纷诉调对接示范点”,以“一庭一室一站”(巡回法庭、人民调解工作室、律师工作站)为载体,由公益律师、专职人民调解员和法官共同参与矛盾化解、纠纷调处。2020年9月,示范点升级为“心宁栖和”多元解纷诉调对接工作站,并在全区各街道复制推广,2021年12月底实现区域全覆盖。工作站“面对面”、“零距离””地为老百姓提供法律咨询、普法宣传和巡回审判等司法服务,帮助老百姓化解矛盾纠纷,引导老百姓知法、懂法、用法、守法。
“心宁栖和”寓意“平心静气、息事宁人、法治栖霞、和谐解纷”,工作站始终坚持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解决在当地,创新服务理念,最大限度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元化的司法需求。“心宁栖和”工作站选聘专职人民调解员,驻点开展物业纠纷、廉租房纠纷等各类纠纷的诉前调解,对于诉前调解不成适宜速裁的纠纷,开通“绿色通道”。全院28名员额法官分别与各街道和社区对接,适时选择典型案件进行巡回审理、示范诉讼。区法院联合马群街道2020年设立南京市首家社区24小时自助诉讼服务站,使自助立案、自助查询、自助文书打印像操作ATM机一样简便、快捷,实现诉讼服务“不打烊”。
节目中,张燕从“心宁栖和”工作运行以来成功化解的典型案例入手,向广大听众详细剖析了两起群体性纠纷,通过案例的剖析使广大听众充分了解矛盾双方发生矛盾时应当如何合法维权。另一方面提醒听众矛盾中双方要换位思考、理性维权,不能有点问题就使用过激方式来处理,否则可能形成矛盾不断升级的恶性循环,最终双方的利益都会受到损害。
工作站自成立4年多以来,通过源头预防、前端化解,共分流化解各类纠纷近万余件,开展普法宣传100余场,巡回审判180件/次,人民调解员法律专业知识培训15场/次,有效减少当事人诉累。
2019年马群工作站的人民调解员林宇作为优秀人民调解员获得省法院表彰。“心宁栖和”相关工作经验于2020年入选南京法院司法改革典型案例,国家发改委《改革内参》2021年5月第19期予以刊载。
“心宁栖和”工作站是“枫桥经验”的栖霞样本,为进一步创新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栖霞区法院将继续围绕诉与非诉衔接配合,以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体系建设为基础,搭建实体平台,深化多元解纷,注重诉调衔接,构建具有栖霞特色的多元解纷体系,在基层社会治理中发挥重要作用,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诉源治理栖霞新模式,推动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