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调研
司法改革
12月28日晚9时,市民小陈通过“司法ATM机”完成了自助立案,他是江苏省南京市栖霞法院在市民中心设立“司法ATM机”后第一个自助立案人。“法院上班我上班,法院下班我下班,有了‘司法ATM机’,方便我们这些上班族了”小陈高兴地说。

今年年初,南京中院向社会做出“十项诉讼事务全市通办”承诺,请人民监督,年内完成跨域立案、诉讼辅导、纠纷预诊、材料转递、文书送达、卷宗查阅、远程庭审、远程调解、远程接访、庭审点播十项诉讼事务全市通办。设立“司法ATM机”是其中一项诉讼事务。
集自助立案、查询案件信息、自助文书填写“打印”等功能为一体的自助诉讼服务中心,被群众形象称为“司法ATM机”,可全天候24小时为市民提供服务。
“司法ATM机”建在哪?有的法院建在法院门口破墙开“店”,栖霞法院领导研究后认为,既然“司法ATM机”是民生急需,就应该将其放在市民中心,真正使其用之于民,方便群众。

马群街道辖区总人口近10万人,其中外来人口占到70%,南京规模最大的保障房片区也坐落在这里。近两年,保障房片区发生相邻关系、物管及房屋租赁等类型的纠纷多达上千起,群众对司法有强烈的需求。在马群街道的大力支持下,法院将“司法ATM机”建在这个市民居住较集中的市民广场。
作为全市首家在市民中心设立的“司法ATM机”,操作简单,方便快捷是其特点。记者现场看到立案全过程:当事人拿出身份证,在“司法ATM机”上进行人证比对之后,跟随屏幕上的智能引导,点击按钮,按照指引上传起诉书和相关材料,等待法院审核通过即可,整个立案过程仅用3分钟时间。

“自助立案一体机,当事人可以选择向全市任何一家法院提交立案申请和上传诉讼材料,24小时自助诉讼服务突破了时间和地域的限制,立案和打印文书就像在ATM机上取存款一样方便。”该院立案庭负责人张燕说。
“既要建好,更要用好,让‘司法ATM机’真正发挥作用”。栖霞法院院长李传松要求。

作为与“司法ATM机”相配套的一项内容,栖霞法院把预案想在前,把工作做在前。今年10月,栖霞法院与马群街道共同设立“心宁栖和”工作站,该工作站拓展新职能:联合辖区社区、携手派出所公调对接室、“娘家人”婚姻家庭纠纷调解室等社会组织,利用社区网格员、人民调解员的优势,协助化解纠纷。法官与社会力量联合,多元化解纠纷取得良好成效。今年以来,该地区共发生纠纷600多起,其中70%的纠纷在社区有效化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