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调研
司法改革
做好破产审判工作事关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效,事关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在近日反馈的2023年度全省营商环境评价中,南京法院“办理破产”指标再次位居全省营商环境评价首位。近年来,南京法院聚焦法治化营商环境“国际一流水准、国内最好水平”的目标,将破产审判工作融入到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大局中,持续推进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效。
一、创新破产工作机制,提升护航高质量发展贡献度
对标世界银行宜商环境评估指标体系“商事破产”指标,提前谋划,在完善破产专门程序、提高破产配套制度质量、优化破产程序便利性、提升债权人参与度等方面迭代升级破产服务保障机制,增强破产服务保障的实效性,推动南京破产审判工作“走在前、做示范”。在全国率先构建符合小微企业特点的涵盖破产清算、重整、和解全类型破产保护模式,通过简化破产流程、强化小微企业自救的积极性、强调“柔性”司法,为其提供简便、快捷和低成本的“友好型”破产程序,2023年全市法院审结小微企业破产案件843件。

根据预重整实践需求,进一步探索构建庭外重组和庭内重整衔接机制,规范预重整制度的适用。进一步规范破产案件债务人财产解除查封及处置等工作,保障破产程序顺利进行。加强管理人制度机制建设,完善管理人选任、报酬确定等制度,指导市管理人协会制定债权审核指引,强化破产程序中的安全生产、生态环保责任等。

二、深化破产公共服务,提升市场主体获得感满意度
践行能动司法理念,聚焦企业“全生命周期”需求,在全省率先构建“市区两级全覆盖、重点领域全覆盖”的“1+N”府院联动机制基础上,推动成立全省首家企业破产公共服务中心。
打造“破产事务查询”系统,在全省率先完成国务院“高效办成一件事”清单中的破产信息核查,在更多领域更大范围实现破产事务办理的“一站式”服务,让破产公共服务更便捷。有效归集涉破产企业信息,畅通管理人调查、接管、管理、处置破产财产等瓶颈,实质化保障管理人履职环境,让破产公共服务更全面。聚焦市场主体需求,为困境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量身提供破产司法服务,为债权人提供专业破产法律咨询服务,让破产公共服务更精准。通过强化场景应用驱动,与南京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等同址办公、形成协同服务矩阵,发挥资深管理人专业能力及管理人协会行业惩戒力量,让破产公共服务更专业。

三、聚焦省评指标要求,夯实质效均衡发展基本盘
围绕全省营商环境评价“办理破产”指标要求,加强基层基础攻坚,深化指导实效。对重点法院进行上门走访,召开片区座谈会,对重点案件、关键问题进行“解剖麻雀”式调研,分析审判质效存在的突出问题,持续加大对下帮扶指导力度。2023年,全市破产审判总体质效提升成效明显,破产案件受理数量和结案率稳步提升,均达到省评指标要求,相关经验被省法院推广。
培育优化破产审判质效指标的攻坚试点法院,指导重点法院争先创优,两家法院分别进入全省基层法院指标排名第一档、第二档,玄武法院一项破产审判工作机制入选江苏法院2023年度司法改革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