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法院动态

12月8日清晨,栖霞区法院门口警灯闪烁,执行干警早已整装待发,集结完毕。“出发!”栖霞区法院执行局局长黄秀明一声令下,20余名干警分乘5辆警车,向执行现场飞驰而去。
南京市两级法院执行局积极落实最高人民法院提出的“小标的 大民生”专项执行要求,联合开展 “冬日暖阳”集中执行活动。本次专项行动对涉民生案件、10万元以下小标的案件“靶向”执行,精准“打击”失信被执行人,执行到位款项8万余元,查封财物11件,拘传3人,腾房清房1处,结案6件。
当天下午,中院执行局实施处处长许明一行与栖霞区法院副院长巫杉、执行局副局长陈猛召开座谈会,就长期未结案进行研判督导,并对小标的案件的执行及年底执行工作提出新的要求。
集中执行 我们有强度和力度
“春雷行动”“利刃出鞘”“冬日暖阳”……一次次声势浩大的涉民生案件专项集中执行活动,在栖霞这片热土上如火如荼地进行着。
今年以来,南京中院与栖霞区法院多次联合开展涉民生案件集中执行活动,累计出动人员100余人次,邀请10余名人大代表见证执行,多频次、高频率对拒不履行义务的被执行人“亮剑”,在辖区内形成声势,有效震慑失信被执行人,实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有机统一。
执行“小”案 我们有速度和方法
“当事人想来谈谈?好的,我马上安排!”12月3日,承办人段志成接到指挥中心电话,立即联系双方当事人。当天下午,双方达成和解并当场履行完毕,承办人也及时解除对被执行人的强制措施,案件从立案到结案,仅用1天时间。
“854”执行模式3.0升级版实体运行,依托执行工作无纸化、数字化,快执团队与执行指挥中心实现高效对接,对小标的及涉民生案件,打造“提前介入、快速处理、及时兑现”的全流程工作模式,团队整体办案速度提档升级,用当事人满意的“栖霞速度”高效兑现胜诉权益。
2023年,快执团队成功执结653件民生案件,执行到位718余万元,平均用时不到60天。
处理“老”案 我们有耐心和善意
案件终本并不代表法院不管了,只要发现被执行人下落或财产线索,案件会重新被“激活”。今年8月,处理一起长达20年的交通事故纠纷案件时,面对高位截瘫的被执行人,承办人侍海洲耐心与善意并重,得到其理解和配合,顺利执行到位,实现案结事了。
对涉民生的“老”案件,栖霞区法院执行局办案团队用“每案必搜 应拍尽拍 能拘必拘”的强硬方式,以“如我在诉 如我在执”的工作态度,执结一件件陈年积案,帮助一个个满怀期待的申请执行人实现正义。2023年,成功上拍珠宝首饰、高档香烟、白酒等各类物品120余件,成交金额达70余万元。
解决“薪”事 我们有“执转破”
11月28日,沉寂已久的某公司职工群里突然热闹起来。“工资到账了!”小张兴奋地在群里发着喜悦的表情。
所涉案件终本后,小张申请将被执行人公司导入破产程序。管理人对被执行人名下一处数万平方米的厂房经评估拍卖程序,以5157万元成交。该公司近百名职工的工资债权得到100%清偿。
2023年,栖霞区法院执行局充分发挥“执转破”制度的价值优势,兑现近千名职工债权1000余万元,充分保障职工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稳定。
帮扶弱小 我们有司法救助
在执行一起抚养费纠纷案件中,承办人冯晨晖发现被执行人无工作、无收入来源,确无履行能力,申请执行人独自抚养两个小孩,生活十分困难。他充分发挥联合救助机制作用,及时将救助材料送至相关部门。经审核确认,相关部门将1万元救助资金及时发放到申请执行人账户,解决其燃眉之急。
2023年,区法院执行局与区检察院第五检察部针对劳动争议、抚养费等民生类案件,建立联合司法救助机制,形成优势互补,各取所长,共救助54人,发放救助款46.96万元,及时向弱势群体传递司法关怀 。
伴随着每一次出警、每一笔扣划、每一起案件的执结,执行干警用文明和善意、速度和力度,充分展现了司法为民的温度和情怀。栖霞区法院以服务民生的“小切口”,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大问题,构建全方位执行体系,不断创新工作思路,积极回应人民群众的司法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