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法院动态
2023年,全市法院大力推进立审执破一体化机制建设,着力构建全方位、全流程的债权实现体系,全年受理“执转破”案件676件,同比增长128.38%,化解债务总金额328.20亿元,适用重整、和解程序挽救企业36家,宣告破产659家,清理诉讼、执行案件6701件,同比增长17.75%,为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作出了积极贡献。经推报、评审,南京中院评选出7个执转破典型案例。栖霞区法院“某汽车科技公司破产清算转和解案”入选南京法院执转破典型案例。

某汽车科技公司破产清算转和解案——栖霞法院“执破融合”保障新能源产业链健康发展
基本案情
2021年3月,某汽车科技公司因经营困难,拖欠员工工资,300多名员工经劳动仲裁后向栖霞法院申请强制执行。经查,公司拖欠员工工资达5805万元,拖欠供应商货款近1000万元,已严重资不抵债、执行不能。2021年9月,栖霞法院裁定受理该公司破产清算一案,同时指定破产管理人。因该公司股东出资未到位,破产管理人对公司股东提起追缴出资诉讼,并申请诉讼保全,冻结到公司股东账户存款5000余万元。公司股东提出在八个月内全额清偿所有债权人债务的和解方案,获得全体债权人同意。经批准,该案转为破产和解。期间,经栖霞法院多次沟通协调,决定在股东出资诉讼中给予该公司股东一定的出资宽限期。最终,各股东将公司拖欠款项全部出资到位,案涉职工债权5805万元、税款债权985万元以及普通债权1000余万元合计8000余万元均得到全额清偿。
典型意义
法院受理公司破产申请后,股东的认缴出资期限加速到期。本案通过管理人依法追究股东出资责任,督促股东全面履行出资义务,最终由股东代为清偿全部债务,打破了“公司无钱可还、股东有钱不还”的僵局。通过“执破融合”促成汽车科技企业由清算转为和解,充分维护了职工及债权人的合法权益,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同时,盘活了地方新能源配套项目研发,化解了我省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缺口风险,为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司法保障,进一步凸显“执破融合”的制度价值。该案例被《江苏法院简报》第100期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