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法院动态

法院动态

这起案件,他将“组合拳”打成“执行秀”……
日期:2025-09-24 浏览次数: 字号:[ ] 视力保护色:

赔礼道歉类案件的执行,往往因为中国人传统的“面子”情节,当事人普遍存在“宁可赔钱了事,不愿低头道歉”的心理,给执行工作带来极大挑战。

栖霞区法院执行局执行员凌自强用法律的刚性捍卫正义,又巧妙地用司法柔性化解心结,成功执结了一起因家庭矛盾引发的人格权纠纷案件。

 官网.jpg

本是一家人

对簿公堂成为当事人

案件当事人张小红(化名)与孙小燕(化名)本是血脉相连的姑侄关系,然而,因为家庭老人的赡养问题,情感出现裂痕。

二人矛盾积怨日深,最终由“冷战”化为“热战”:作为姑母的孙小燕在侄女张小红孕期,持续向其发送带有辱骂内容的短信,对其精神造成创伤。家人劝阻无果后,张小红不堪受辱,将孙小燕诉至栖霞区法院。

 

“面子”事大

拒不履行企图蒙混过关

栖霞区法院判决孙小燕向张小红以短信形式赔礼道歉,若未按判决履行,法院可以采取登报道歉的强制措施。判决生效后,孙小燕并未履行相应义务,进入执行程序后,她向法院坦诚“实在拉不下面子”,并想让其子女代为发信息道歉,企图蒙混过关。

面对这样的行径,张小红表达了愤怒:“我不接受这样的道歉,请法官把她抓起来!”

 

勤学善思

“组合拳”打成“执行秀”

承办人凌自强敏锐地意识到,这绝非一起简单的执行案件,其背后是剪不断理还乱的亲情纠葛和难以逾越的“面子”关。他虚心请教,认真钻研,针对执行中的几个难点,打出一套精准而充满温度的“组合拳”:

1、攻心为上 化抗拒为主动

一方面,他采取了“道德唤醒”的策略。他积极与双方沟通,从亲情伦理、长辈表率的角度进行耐心劝导,引导双方换位思考。

另一方面,他充分利用“法律威慑”措施。在劝说无效时,果断亮剑,向孙小燕发出《预罚款通知书》,明确告知其拒不履行将面临的法律后果。

这种“先礼后兵”方式,成功瓦解了孙小燕的心理防线,其态度从抗拒道歉转变为主动登报,收到了良好的执行效果。

2、内容把关 捍卫道歉本意

当张小红对孙小燕所拟道歉文稿提出超出合理范围的要求(如添加过激言辞、要求手写签字等)时,承办人并未简单顺从或强硬拒绝,而是迅速启动合议庭进行评议。合议庭从赔礼道歉四要素展开分析,确认孙小燕道歉内容已符合判决要求,并向张小红进行充分释明,既维护生效文书的严肃性,防止执行过程被当事人的情绪左右,也确保了道歉行为的本意得以纯粹体现。

3、灵活变通 彰显执行智慧

张小红指定了刊登载体,但是受限于版面紧张的问题无法及时刊登。面对难题,承办人没有机械执法,考虑到执行时效性,积极与张小红沟通协调,最终其同意更换刊登载体。这一举措既高效落实了判决,也体现了执行工作的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智慧。

 

执行手记:一堂生动的“情、理、法”融合课

执行工作不仅仅是强制措施的运用,更是智慧的博弈。面对行为案件执行,承办人要精准把握案情,创新工作方式方法,不仅要知法理,还要通情理,在刚性与柔性之间找到最佳平衡点,才能兼顾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